为什么你养的乌龟长不大?僵尸苗真的存在吗?

相信有的龟友在养龟的过程中,发现自己的乌龟长得很慢,或者根本就没长大过,感到别人家的乌龟生长速度都是以 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狂飙,可自己的乌龟养了那么久还是那么大。于是龟圈中的“僵尸苗”也叫“僵苗”一词应运而生。

为什么你养的乌龟长不大?僵尸苗真的存在吗?

究竟什么是“僵苗”?您手中的龟真的能称之为“僵苗”吗?龟圈中普遍认为僵苗就是“僵死的小苗”,意思是基因缺陷导致无法长大的龟(就好比人类的侏儒症),还有的商家哄骗龟友,说出售的是迷你龟,小种龟,这里有多少水分见仁见智吧。对于乌龟长不大这种事情,我来说一下自己的一点看法。

为什么你养的乌龟长不大?僵尸苗真的存在吗?

其实,真正能称之为“僵苗”的龟非常少见,我们很多龟友认为自己的乌龟是僵苗只是单单从体型上去判断,忽略了很多导致无法长大的真正因素,因为没有长大就认为是基因缺陷,这本身就是不严谨的,所以长不大不等于“僵尸苗”。所以,乌龟长不大除了基因缺陷还有很多因素,我们来一一剖析。

为什么你养的乌龟长不大?僵尸苗真的存在吗?

首先,乌龟应激反应是影响乌龟生长发育的因素之一。乌龟健康状态好,食欲自然也就好。大家仔细回想一下,刚买回来家的龟,因为运输应激的原因并且对位置环境感到陌生和胆怯,刚到家时状态或多或少都不太好,需要停食静养几天,等到龟逐渐适应环境了才开始进食,而且前期进食量都不太大,所以长得都不快。这就是所说的应激反应带来的状态问题,就和人类一样,到一个全新的环境再加上心情不好,食欲下降甚至出现所谓的水土不服,有些龟甚至出现疾病(例如腐皮白眼等),能不生病就不错了,更不要说如狗的状态了。而如果度过应激期就适应环境了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养定”,吃得好睡得好,自然就心宽体胖长个子。

为什么你养的乌龟长不大?僵尸苗真的存在吗?

举一个我个人的例子,本人养的一只地图龟,养了一年左右才开始长个子,按理来说这种龟的适应性应该很强,可偏偏就是到了第二年才开始长个子,也就是说我用了一年的时间才将它“养定”吧。

为什么你养的乌龟长不大?僵尸苗真的存在吗?

其次,饲养空间是影响乌龟生长的另一个因素。如果您的乌龟生长速度很慢,有可能是您的饲养空间不足导致的。关于饲养空间为什么会影响乌龟的生长发育,本人上网查了些资料,但是都没有找到权威科学的解释,有些人的龟在相对狭小的空间中依然可以长得很大。不过有限的空间对龟的运动确实不利,运动量少,食欲和消化都会受到些许影响,有些个体确实会因为饲养空间不足而限制生长;对于这一点,比较靠谱的解释是,生物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,龟对生存环境的敏感性较强,包括周遭环境的颜色,光照,活动空间,它们会根据环境调整自身状态,来适应生存压力,就好比养龟发色用浅色或深色环境一样调动龟的拟色本能一样,龟为了适应小空间,部分个体(这里指的是一部分个体)会减缓生长速度来适应生存空间带来的压力。

为什么你养的乌龟长不大?僵尸苗真的存在吗?

第三,物种或体型压制是影响乌龟生长的又一因素。这点主要发生在混养环境中,这里指的混养除了不同品种之间还有不同体型。前面说到生物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,龟对生存环境的敏感性较强,其中就包括同类之间的竞争。

用本人经验举例,曾经我将一只6厘米的火焰和一只10厘米的甜甜圈进行混养,两只龟先后到达的时间相差不过三天,但是经过一年多的饲养,那只天天圈如今已经涨到14厘米,可是那只火焰只长了5毫米,而且还发现了大龟开始欺负小火焰的现象,所以我果断将火焰拿出来单独饲养,结果火焰用了一年的时间体型从6.5厘米迅速长到了11厘米。这就好比一个瘦弱矮小的犯人和一个2米高的狱霸关在一间宿舍,结局可想而知,弱小的一方总是抢不到吃的,还要忍受狱霸的虐待,在龟的世界里有领地意识,小的龟会被大龟逐出领地,并且活动空间受限,所以生活境遇可想而知。

为什么你养的乌龟长不大?僵尸苗真的存在吗?

当然也有特例,有的龟恰恰相反,混养会令它长速更快,因为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和空间,只有长得更大才有竞争优势,所以有些个体反而会逆向而行,用自己的实力闯出一片天地,反之有的龟单独饲养,因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,缺乏竞争意识反而长速变慢。这使我不得不去感叹动物世界的奇妙,并不断回味这其中的趣味。

为什么你养的乌龟长不大?僵尸苗真的存在吗?

除了上面说的,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温度与饮食。这点相信很多朋友都能很轻松的理解,龟是变温动物,假如除了夏天其余时间配上加温棒,水体温度常年保证在26到30度之间,龟龟新陈代谢快,吃得多拉得多,再加上好吃好喝(今天龟粮陪活虾,明天发色粮配泥鳅)我们都说民以食为天,吃得好身体自然好,龟儿子自然长得又高又大,有的龟商甚至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把1-2年的龟,喂得比5年的龟还要大。

为什么你养的乌龟长不大?僵尸苗真的存在吗?
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、暗示和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