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雀数量超过10亿只,在我国随处可见,为何几乎看不到它的遗骸?

没有什么比麻雀更常见的鸟儿了,无论你生活在森林还是平原,无论你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,你所在的区域内,几乎都有麻雀的身影,它们数量极多。据鸟类学家统计,麻雀是为数不多,种群数量达10亿只以上的鸟儿,分布范围非常广泛,没有灭绝风险。

麻雀虽然常见,但麻雀的遗骸却并不常见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
麻雀数量超过10亿只,在我国随处可见,为何几乎看不到它的遗骸?

麻雀可以说是我国分布最广泛的一种鸟儿了,它们也曾遭受过严重的灭绝危机,在上个世纪50年代,我国错误地将其归为“害鸟”,认为它偷吃农作物,导致粮食减产。于是将它和苍蝇、蚊子和老鼠一起当作四害,在“除四害”过程中,大约有19.6亿的麻雀被消灭,导致我国麻雀数量锐减。

麻雀数量超过10亿只,在我国随处可见,为何几乎看不到它的遗骸?

后来,我国认识到了麻雀的食性,发现麻雀幼崽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来源,而这些蛋白质就是昆虫。麻雀在育雏阶段会捕食大量的昆虫。在春天每捕杀一只昆虫,就可以减少未来数千只昆虫的诞生,从而保护了我国农作物的安全。

麻雀数量超过10亿只,在我国随处可见,为何几乎看不到它的遗骸?

当麻雀种群数量减少时,昆虫的数量不受控制,导致它们泛滥成灾,严重威胁我国农作物生长,它们是自然生态中的关键一环,它们的消失必定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。因此我国又开始反过头来保护麻雀,现如今麻雀被列为我国“三有保护动物”。

在我国,有两种麻雀比较常见,分别是:树麻雀和家麻雀,它们俩最明显的区分就是树麻雀脸颊上有两个黑斑,家麻雀身上没有。其中树麻雀比家麻雀更为常见。

麻雀数量超过10亿只,在我国随处可见,为何几乎看不到它的遗骸?

树麻雀并非在树上筑巢,而是喜欢在人类屋檐下筑巢,家麻雀更喜欢在树上筑巢。不过它们的习性几乎一样,都是以昆虫和禾本科的种子为食。

麻雀的繁殖

麻雀属于留鸟,在非繁殖季节时,它们以群居的方式生存,在繁殖季节时,它们会保持一夫一妻制。鸟儿们选择一夫一妻制非常常见,不过它们并非是因为爱情,而是因为生存环境恶劣,父母必须要同时参与育雏,幼崽才能长大。

麻雀数量超过10亿只,在我国随处可见,为何几乎看不到它的遗骸?

麻雀每年至少可繁殖两窝,每次产卵6枚左右,孵化期约14天,幼鸟30天左右离巢。这种特性使得麻雀繁殖率非常惊人,在各方面条件适宜的条件下,麻雀种群数量恢复速度较快,容易形成“雀灾”。

对付雀灾,不能盲目地捕杀麻雀,否则又会陷入麻雀濒临灭绝的危险,目前人们采取的主要是以驱赶为主。实际上,受到天敌和自然环境的制约,麻雀种群也难以泛滥,除非生态失衡。

麻雀数量超过10亿只,在我国随处可见,为何几乎看不到它的遗骸?

为什么很少见到麻雀的遗骸?

麻雀非常常见,但它们的遗骸却非常罕见。这其实不太符合人们的认知,因为麻雀数量越多,说明它们的遗骸越多,被人们发现的概率越高。

事实上,麻雀遗骸之所以罕见,主要和三个方面有关。

首先是麻雀有很多天敌,在城市中,猫是它们的主要天敌,虽然家猫成为了人类的宠物,但是它们的狩猎技能并未退化,仍旧会捕食鸟儿们。

麻雀数量超过10亿只,在我国随处可见,为何几乎看不到它的遗骸?

我国南京大学李忠秋副教授研究发现:我国散养猫和流浪猫每年捕食的鸟类数量大概在26到55亿只,捕食的小型的兽类大概在36到98亿只(不完全统计)。

其中麻雀是最为常见的鸟儿们,它们和人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,喜欢在人类屋檐下筑巢,这也意味着猫对它们的威胁也非常大,一部分麻雀就命丧猫之口。

麻雀数量超过10亿只,在我国随处可见,为何几乎看不到它的遗骸?

在乡村之中,麻雀的天敌更多,除了猫之外,猛禽,蛇等野生动物也会威胁它们的安全,它们捕食麻雀之后会吞掉对方,很少会留下麻雀的遗骸。

其次是麻雀的保护色,和一夫多妻制的鸟儿们不同,一夫一妻制的麻雀并未演化出华丽的羽毛,而是羽毛的颜色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。自然死亡的鸟儿们通常会掉落在草丛、树林之中,因为保护色,使得它们的遗骸会和环境融为一体,很难被人们发现。

再者是麻雀的体型实在是太小了,很不显眼,人们很少会注意到。再加上自然界中有许多食腐动物,麻雀死亡之后,食腐动物会很快地清理战场,让人们遇到麻雀遗骸的概率变得更小,所以我们才会只见麻雀,不见遗骸。

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、暗示和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

为您推荐